創業、家庭和育兒,身為一位創業媽媽,如何找到和自己相處的時間?
2024 Dec 16 自我成長 親子育兒
文/慧玲(Lynn)
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,我想~就先從日常生活開始說起吧!
▋每天都在切換不同的身份
每天都像是在演一場「變身」的戲碼,早上幫孩子換衣服、做早餐、送他們去上學(通常在家工作的時候,是老公送他們去學校)在他們出門後,我會去洗衣服、收拾客廳,接著沖一杯咖啡、拿起書閱讀,作為進入工作模式的暖身,結束後就立刻切換成創業者模式,處理各種工作事務,開始很多的會議、洽談與創作等等,到了傍晚接孩子們放學後,在孩子上車的那一刻,又轉換成媽媽角色。 雖然工作跟生活看起來很忙碌,但我還是希望保有自己的興趣和運動習慣。你可能會問:「真的有時間嗎?」答案是「有的」,也許是因為工作時間彈性的關係,讓我可以更彈性的安排時間:利用工作空檔、晚餐後參加皮拉提斯和 Zumba 課程,偶爾也享受一個人逛菜市場、全聯的樂趣,或是找時間追追日劇、看看電影,這些都是我和自己相處的珍貴時光。
▋從內疚到釋懷的心路歷程
不過回想起剛開始當媽媽的時候,我的心情真的很糾結。工作的時候,總是擔心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;陪孩子的時候,又會想著工作進度,想要找時間運動或是追劇,又覺得自己好像在偷懶,這種拉扯的感覺,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深有同感。 不過,後來我慢慢領悟到,這種自責的心情對誰都沒有好處。當我開始正視自己的需求,允許自己擁有獨處的時光,反而讓我能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工作和家庭。 每個媽媽都會經歷這樣的掙扎期,我也不例外。
記得有一次,我因為要準備課程需要離開家去進修,把孩子們交給小虎跟婆婆照顧,結果出差那晚躺在民宿床上,腦海裡不停浮現孩子的樣子,那種內疚感讓我輾轉難眠,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一個「不稱職的媽媽」。 但後來我發現,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迷思。當我們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孩子,卻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成長,反而會讓自己變得疲憊不堪,無法以最好的狀態陪伴孩子,就像飛機上的安全須知一樣,我們必須先確保自己戴好氧氣罩,才能幫助他人。 現在回想起來,那段內疚與自責的時期,反而幫助我重新定義了「好媽媽」的概念,一個快樂、有自我實現的媽媽,才能給予孩子更多正向的能量和啟發。當我開始接納這個想法,內心的掙扎也逐漸化為一種平靜的力量。
▋發現「貓咪時間」的療癒力量
你們知道「貓咪時間」嗎?這是我老公取的名字,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發現!這個耐念就是:在晚上孩子們和老公都睡著之後,我會享受這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,就像貓咪一樣,可以悠閒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,不需要顧慮他人的感受。
在我的「貓咪時間」裡,我會寫寫文章、看看書、寫日記,或者就只是安靜地享受這片刻的寧靜。這種時間雖然短暫,卻能讓我重新找回自我,讓心靈獲得休息和滋養,有時候,我也會利用這段時間規劃未來,思考如何讓工作和家庭生活更加平衡。 更棒的是,當我開始重視並且固定保留這樣的時間後,不只是自己變得更快樂,也能以更好的心情和狀態面對家人,這讓我明白,「貓咪時間」不是一種奢侈,而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。 另外,我也在 2023 年組織了一個非營利的親子共學團,我發現每一次籌劃親子共學團的活動,不只是讓孩子玩得開心,更讓我在和其他家長的交流中獲得支持和共鳴,這種互助的力量,讓我深刻體會到:我們都不是一個人在奮鬥。
▋打造屬於自己的平衡生活
經過這些摸索和學習,現在的我更懂得如何在各種角色中取得平衡,以下是我的一些小撇步,希望對你也有幫助:
① 善用零碎時間:比如趁著等孩子上才藝課的空檔,看一集日劇或處理簡單的工作,這些看似微小的時間,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!
② 建立固定的獨處儀式:每天晚上的「貓咪時間」是我不可侵犯的自我充電時段,這個習慣讓我每天都有期待!
③ 維持運動習慣:這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的必要投資,運動帶給我的不只是健康,還有滿滿的正能量!
④ 享受當下:無論是工作、陪伴孩子,還是獨處,都要學會全心投入在當下的時光中,這樣的專注,反而讓時間變得更有質感。
從內疚的母親到給予心理彈性的媽媽,從生活實踐裡真實意識到: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不是自私,而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媽媽、更優秀的創業者的必要之舉。當我們照顧好自己,才能更好地照顧他人,創造更多美好的可能,這也正是我為何開啟「從我開始的正向教養」課程的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