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慧玲 Lynn
  • 2025 最新實體課程
  • 教學記錄
  • 我的著作
  • 文章創作
  • 受訪紀錄
  • 暖心推薦
  • Podcast(2021-2024)
  • 和我聯繫
    徐慧玲 Lynn
  • 2025 最新實體課程
  • 教學記錄
  • 我的著作
  • 文章創作
  • 受訪紀錄
  • 暖心推薦
  • Podcast(2021-2024)
  • 和我聯繫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好物分享 (3)
  • 教學日常 (12)
  • 閱讀分享 (22)
  • 親子育兒 (28)
  • 親子共學 (3)
  • 伴侶溝通 (2)
  • 自我成長 (15)
  • 日常紀錄 (15)
  • Podcast (9)
正向教養 親子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內向工作者宅在家也能出頭天

​文/慧玲(Lynn)

內向工作者宅在家也能出頭天

2022 Jan 13 閱讀分享

​文/慧玲(Lynn)

「你覺得自己比較內向,還是比較外向呢?」

 《宅創業》作者井上ゆかり(YUKARI INOUE)說:「內向人的特徵是容易對自己的內在(感覺與情緒、想法等等)感興趣。外向人的特徵是容易對自己外在所發生的事情及其他人感興趣。」

對我來說,人們不是一分為二的樣貌,而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內向和外向的成分,只是不同狀態下展現的比例不一樣,就跟人們同時兼具理性和感性一樣。

書中附有診斷內向人程度與類型的小測驗,藉著探索自己的優勢,找到最適合的工作方式。​

曾經我以為自己是一個極度外向者,在大學剛轉學到台北時,很喜歡和人聊天、參加聚會晚宴,現在回頭看才發現,那是因為我害怕寂寞啊,那時的我回到一個人的租屋處,總是很落寞又無力,直到開始創業、成為媽媽之後,生命出現需要「置頂」在的優先順序後,才漸漸對時間和精力分配更有意識。

我很滿足現在能彈性掌控時間和工作量的生活,有別於在公司組織內工作,我可以選擇談得來的單位或者個人合作,透過線上會議、電子郵件溝通,只在有必要的時候出門去見想見的人,雖然我的公司有一個位在共享空間的辦公室,但我大多數時間都還是在家裡工作,原因無他,因為我能穿著睡衣工作,累的時候站起來運動,不用在意旁人眼光,這讓我覺得很自在。

作者也在書中提到幾個內向人大多數會有的特質,像是:和人見面時很熱情,但結束聚會後會覺得全身無力,又像是不喜歡全是陌生人的聚會,而且一對一交流的時候會比較自在。

除了認識自己、探索適合的工作型態之外,作者也分享「內向人獨有的四大戰略」練習活用自己的特質,宅出內向者的一片天。

我發現這和我近三年的狀態很相似,在參加人比較多,或者需要較高專注力的社交活動後,回到家即便因為回家通常需要一段安靜的時間獨處,我通常是選在小孩睡著後,空出一小時時間追劇,或者整理衣服和書桌。

​ 從求學時期到現在,開始工作幾年之後,對自己的個性、嚮往的工作型態也有更多的了解,我理解到:外向與內向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,只是應對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,只要成為自己自在喜歡的樣子就足矣。

圖片來源 / 博客來

IG 圖文版:內向工作者 宅在家也能出頭天

延伸閱讀: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2 —— 搞定人生屎事,新的一年暢快開始
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帶給偏鄉孩子和老師們另一道風景:起駛簡報表達教育協會

徐小虎晚安,謝謝祢來當我們的家人

照顧好自己後,再來與孩子建立正向連結

從「我」開始的正向教養

表達沒有標準答案

創作卡關怎麼辦?從真心喜愛的事情開始寫起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iamlynnhsu@gmail.com
  • 公司名稱: 聆韵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  • 統編: 82810957
COPYRIGHT ©徐慧玲 Lynn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